滨州日报·滨州网3月25日北京讯 3月25日,应北京21世纪国际学校、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海淀进修附小)、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三所学校足球队邀请,滨城区清怡小学、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二中两支代表队共32个小球员赴京应战。
久违的北京,久违的比赛,孩子们高兴坏了!
3月24日中午1点,整个华北地区迎来一场春雨,怀着激动的心情,32位小球员在滨州市教育局大院集合完毕,整装待发。来自清怡小学五年级二班的两位小兄弟姜晨宇和刘嘉政难掩兴奋,冲上大巴车坐在头一排。刘嘉政说,知道自己要去北京踢比赛,一家人都特别高兴,爸爸妈妈早早给他准备好一切装备,送他来集合地点。姜晨宇则从包里掏出一双崭新的大红色球鞋跟小伙伴炫耀:“为了这次比赛,爸爸妈妈新给我买的偶像梅西的战靴,我要穿着它上场。”带着对比赛的渴望,带着学习的心态,32个小球员一路欢歌笑语,向北京进发……
经过一晚上的整顿和休息,3月25日上午九点,清怡小学的小球员们全副武装来到北京21世纪国际学校的足球场上开始训练。头一天的春雨的冲刷让北京的空气难得的清新,气温也刚合适,这种气候条件踢场足球赛,真是天公作美。当天上午,清怡小学队将应战来自海淀区进修附小的对手。据了解,这个对手并不好对付,他们都是在京务工的打工子弟,虽然家庭条件都不算富裕,但对足球的热爱非比寻常,此前,他们曾夺得过北京市小学足球赛的第二名。
九点半,比赛准时开打,清怡小学队身穿橘红色球衣,海淀进修附小身穿深绿色战袍,打眼一瞧,像极了迷你版的鲁能泰山对阵北京国安。场上都是四五年级的小学生,但是清怡小学队员的身高明显要高一截,可这个优势在比赛中并没有让他们占到便宜,开场双方僵持了五分钟后,清怡小学队通过一次长传获得机会,个子高高的前锋胡浩博打入一球,清怡小学队1比0领先。此后,对手的默契配合和精湛的脚下技术以及教练员的场外指导开始彰显优势,清怡小学队遗憾落败。
比赛结束后,清怡小学队带队教练张迪迪坦言跟对手有差距,“我们球这次有5个主力球员到恒大足校深造,此行未能与队伍会合,因此球队实力大打折扣,但是其他的球员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由于他们普遍是近半年才开始练球,所以差距就表现出来了。”张迪迪说,“接下来我们回去要总结此行的经验教训,把基本功抓牢抓实。”
对手主帅支招:基本功是自信心的保障
整场比赛期间,海淀进修附小的三位教练一刻不停地扯着嗓子喊,一是为孩子们鼓劲,再是当场调整孩子们的错误。其中一位女教练吸引不少目光,她叫魏福英,前北京女足队员,目前是这所小学的足球总教练,在她的教练班子里,有专门负责体能的,有专门教进攻的,有专门教防守的,分工明确。“我的教练组有五个人,各司其职。”魏福英说,“目前的这批孩子从2014年开始系统训练,每周周中六节足球课,周末我们就约比赛,他们之间的默契也是慢慢通过这个过程培养起来的。”另外,据了解,他们还非常重视梯队建设,以“老”带新,高年级的甲级组的球队会不定时地从乙级组中抽调年龄小的孩子上来一起打比赛,通过这种形式帮他们“涨球”。对于清怡小学这个对手,魏福英说:“我非常喜欢山东孩子,人高马大,身体素质也好。但是必须严抓基本功训练,保证训练时间,现在我们都在讲球员得有抗高压能力,如果没有基本功保证,是不可能抗高压的,而且很难建立自信,容易受打击,遇到强大对手的时候就可能崩溃。”最后,魏福英说,非常欢迎滨州的孩子不断地来北京交流,他们也非常愿意长期“陪练”。
开发区二中教练刘浩:多带孩子出来见世面
25日下午,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二中足球队远赴北京西北城郊的人大附中三高俱乐部训练基地,迎战人大附中代表队,北京的交通状况让小球员们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颠簸才踏上这块久违的绿茵场。开发区二中在滨州是一支传统劲旅,曾在市级比赛中三连冠,但他们此役面对的是一支经常在全国比赛中拿成绩的对手。开发区二中带队教练刘浩表示,这次来就是学习的,让孩子们见见世面,找找差距。纵观整场比赛,虽然对手控球时间占优,但开发区二中通过积极跑动和身体条件弥补劣势,在两次落后的情况下两度扳平比分,孩子们的拼劲儿得到了在场观众的好评,全场比赛双方2比2握手言和,大家都意犹未尽,经过协商,双方又加时半个小时,更深层次地进行了实战对抗。能与这么强的对手过招,开发区二中的孩子们非常兴奋。刘浩总结说:“走出滨州对提高孩子们水平太有必要了,我们在滨州可能算是水平较高了,但跟先进地市的球队还存在差距,希望以后能更多地参加这种高水平对抗。”